【天幕球場問題多 改善工程誰來把關?】
你也被今早的滂沱下雨嚇到了嗎?
時序即將進入梅雨季節,許多戶外運動受到雨天的影響,讓喜歡運動的朋友感到煩惱,而剛好也是一個機會,讓我們來檢視一下,桃園市的天幕廣場與天幕籃球場至今的成效為何吧!
在公有公園興建天幕設施,是鄭文燦市長上任以來對於運動建設的一大施政成績,自2015年開始陸續興建、落成,智翔屬於經常使用天幕球場的族群,以一個使用者的經驗來談,其實跟大多數的運動人口一樣,覺得天幕球場帶來相當多的方便。
而使用者最在意的一點,也是過去許多議員在市議會質詢的重點,不外乎就是天幕球場的防雨功能,天幕球場的目的在於提供場地遮陽與避雨的功能,進而提升場地的使用率,但對市民來說,一但下雨,天幕球場便接連產生屋頂漏水與積水的問題,形成「場外下大雨、場內下小雨」的景象,對於打過籃球的人來說,地板任何潮濕都可能造成打滑、跌倒等運動傷害,若因場地潮濕而使打球時有所顧慮,也喪失了運動原本的目的。
而一座天幕球場造價不斐,動輒千萬元的設施為何在施工品質上讓人產生疑慮?設計考量到底由市府體育局或工程局或是區公所負責,由誰把關?至今也沒個標準SOP,讓天幕品質參差不齊,反觀中壢文化公園的天幕,因設計上接近全罩式的天幕,在使用上獲得較多好評,也希望市府在預計興建全市50座天幕設施的規劃上,能將此列入考量重點。
否則今年度體育局還要編列八千萬預算打算來修繕、整修部分天幕球場屋頂的導水管跟場外引水溝,雖是亡羊補牢之舉,但不免感受到近年天幕設施加緊趕工拼落成的粗糙感。智翔在此也呼籲市府,在設計上周延思考,施工上注重細節,莫讓天幕設施的一番美意,隨著下雨也跟著泡湯了!
當然就上午的降雨強度而言,沒有一座天幕可以擋住風雨,智翔僅希望用一個雨天的機會向大家説說我對天幕設施的看法,智翔本身就是一位運動愛好者,平日就經常使用天幕球場和健身房,在使用的經驗和頻次上,絕對不會少於現有的議會成員與市府人員,對於體育相關議題,絕不會只是紙上談兵、光說不練。在未來,智翔保證無論是天幕球場,運動中心還是其他的體育相關的項目,都會盡力為市民嚴格把關,一定會將使用者的經驗回饋到市議會中,即時發掘問題、反映問題,讓市府團隊可以更即時作出改善,提升市民的使用體驗,因為我也是一個在乎運動環境的小市民,體育議題絕對責無旁貸!
#體育議題責無旁貸
#運動設施我來把關
#來吧新世代
*照片拍攝地點為三民公園天幕籃球場